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基本要求
時間:2020-11-23 作者:高考在線 點擊:次
1.試點工作定位。各地要加強對屬地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試點工作的組織和監管,指導試點高校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以下簡稱運動隊)建設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明晰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試點工作定位,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項目、全國學生運動會項目范圍內,結合本校實際,優化項目布局。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項目、非全國學生運動會項目,或相關項目沒有運動員等級證書的,或生源嚴重不足的,有關高校應主動研究停招方案。高水平運動隊的招生對象不限年齡。試點高校要配齊配足運動隊建設所需相關師資、設備、場地、資金等,凡不具備組隊條件、未設立專項運動隊、無法繼續承擔建隊任務的試點高校,不得安排該項目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除足球項目外,本校體育類專業已涉及的運動項目,高水平運動隊不再進行招生。要加強從普通在校生中選拔培養運動隊成員。
2.運動隊招生辦法。考生根據試點高校確定的報名條件,申請參加相關項目專業測試;試點高校根據考生專業測試成績擇優確定合格考生名單及享受高考文化課成績優惠的相應錄取要求;按照本校公布的錄取規則,擇優錄取專業測試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相應錄取要求的考生。試點高校要遵循運動隊建設和發展規律,聘請有關體育領域專家,研究制訂本校運動隊建設規劃及招生需求,根據急需程度,合理安排并公布運動隊各項目(分性別、分位置或小項)招生計劃,其中集體項目每年招生人數不得超過該項目賽事規定的一方最多同時上場人數(如排球項目男女隊每校每年最多各招6人)。運動隊招生規模控制在試點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并須在教育部核準公布的運動項目范圍內招生。
3.資格審核及測試。試點高校應根據教育部要求確定本校報名條件,細化學校認可的比賽、名次、主力上場隊員標準等,不得低于教育部現行規定要求。要加強考生報名資格審核,重點加強對在戶籍地、學籍地以外省份取得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考生,以及在集體或團體項目比賽中取得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考生的資格審核。考生所持本人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中的運動項目應與報考高校的運動項目一致(原則上運動小項也應對應一致,田徑項目須嚴格對應)。試點高校可通過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運動員技術等級綜合管理系統”查詢核驗運動員等級證書;對考生提供的相關賽事組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進行核驗,以集體項目(含團體項目、接力項目)比賽成績取得運動員等級證書的考生,試點高校應通過明確的程序和標準認定考生是否為上場隊員。
專業測試采取全國統考、高校聯考和高校校考等多種組織方式。足球、游泳、武術、跆拳道、擊劍、棒球、射擊、手球、壘球、橄欖球、冰雪、賽艇、攀巖等13個項目實施全國統考,各地各高校不再組織相關項目的省級統考、校考。有關高校根據全國統考成績分布情況提出本校相關項目專業合格成績要求,結合報名資格審核結果,確定并公示本校專業考試合格名單。其他項目暫由試點高校獨立或聯合組織。試點高校要完善專業測試辦法,確保測試流程設計及實際操作公平公正,特別是集體項目要綜合考慮運動專項基本技術、實戰能力及位置效能等考評因素。試點高校要嚴格按照測試結果擇優確定合格考生名單,公示合格考生人數不得超過學校運動隊招生計劃的2倍。
試點高校應面向廣大考生開展反興奮劑宣傳教育,可聯系國家體育總局開展興奮劑檢查工作,體育專項測試之前,應與考生簽訂《反興奮劑承諾書》。拒不簽訂承諾書或拒絕接受興奮劑檢查的考生,視為主動放棄考試資格。
4.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試點高校要按照本校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要求,合理確定本校運動隊錄取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最低要求方案,一般不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少數體育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的考生,高校可適度降低文化成績錄取要求,但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65%(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情況,高校可參照藝術類專業文化課劃線有關要求予以適當提高),高校公示的此類考生人數不得超過學校當年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計劃的30%。試點高校面向一級運動員等組織的部分運動員單獨招生工作,文化課考試與運動訓練專業單獨招生文化課考試統一組織,高水平運動隊錄取此類考生的文化課最低線不得低于運動訓練專業統一劃定的文化課最低線,高校確定并公示的此類考生擬錄取人數不得超過學校當年運動隊招生計劃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