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大運全記錄】宋巧鈺:榮耀!我是大運會火炬手!
時間:2023-06-12 作者:高考在線 點擊:次
今天(6月10日),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首站在北京大學盛大開跑,31位火炬手高擎火炬,接力傳遞圣火,其中第24棒的火炬手就是成都大學2020級護理專業學生宋巧鈺。
背梳高馬尾、麻花辮、淡淡的妝容,“00”后宋巧鈺大方利落青春朝氣,她從第23棒火炬手北京大學學生、校共青團標兵劉禹辛手中點燃火炬,開啟她的傳遞時刻。
“作為一名成都的大學生,非常榮耀能夠參與大運會火炬傳遞”。完成火炬接力宋巧鈺高興地分享道,“作為光榮的火炬手,傳遞大運圣火,講述大運故事,希望用我們青春的態度傳遞成都溫度,用青春的風貌展現成都風采。成都大運會把全世界的青春力量匯聚在一起,激蕩青春風暴,一起認識成都,也見證我們國家的發展變化。”
激動!雙創“達人”北京起跑
宋巧鈺是“突然”知道自己成為大運會火炬手的。那天,手機顯示一個陌生號碼來電,她接起,對方自報家門是報社記者想采訪大運會火炬手,“我,大運火炬手?”宋巧鈺不敢相信,“是詐騙電話吧!”她冷靜地與對方“周旋”,直到對方拿出蓋著公章的采訪接洽函,她才終于確信了這個消息。“那兩分鐘,我腦子都是懵的”!回憶當時的情景,她還是抑制不住地激動和興奮,“優秀的人那么多,怎么就是我呢?”“太榮耀了,不可思議”幾種思緒在她的腦子里沸騰。
宋巧鈺是作為大學生雙創典型成為大運會火炬手的。
她與雙創的緣起開始于大一,當時學院舉辦了一場雙創教育主題講座,看著臺上學長學姐們分享他們的雙創經歷、獲得的榮譽證書,宋巧鈺很好奇,于是便找到了輔導員張飛老師,張老師告訴她:“大學生應當課堂與實踐并重、科技與人文并舉,要利用學校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資源努力去拓展自己的邊界”。
有了引路人領航,再經過推薦、考核,最終加入了工作室。三年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她先后獲第十七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金獎2項、銀獎3項等榮譽。
奮進!全面發展的“多邊形戰士”
她還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六邊形戰士”。大學期間,她共獲省市級以上榮譽30余項,還成為四川省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高校班學員。
她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工作,曾在第56屆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決賽)中擔任觀眾服務助理,負責觀眾的入場檢票、流線引導、看臺就坐服務等工作,榮獲世乒賽優秀志愿者,獲省政府通報表揚。“參與世乒賽志愿服務,是我引以為傲的一段經歷,在未來的時間里,我也將始終如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志愿精神。”
她是學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剛剛落幕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籌備中,宋巧鈺開啟“連軸轉”周期,一邊和項目團隊成員一起通宵熬夜修改材料,一邊協助老師籌備沖刺省賽。她說,“身體上的苦總能被一句句‘謝謝’撫慰,讓我在疲憊時刻備受感動、振奮,這也更讓我更加堅定了‘當好黨聯系青年學生的橋梁紐帶,服務同學成長和支持學校育人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引領年輕大學生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祝愿!美麗成都歡迎你!
“很幸運能夠承擔這樣獨特的神圣使命,見證意大利都靈的圣火跨越五湖四海在祖國傳遞,眾多火炬手傳遞著的不止是一份擔當與責任,也代表著成都的期盼,未來的注目。大運會的火炬設計的很輕,但是傳遞火炬代表的責任與擔當很重,無論未來走得多高多遠,我會永遠銘記在我的學生生涯,有這樣一次幸運而莊重的經歷。”
9月宋巧鈺即將邁入大四,回首初上大學時定下的目標——獲得國家級榮譽證書、參加一些學科競賽……她都一一實現了,“從醫學院看向風雨操場,高低起伏的白色棚頂像云朵涌出地面,純粹美好,平靜而治愈”,她感喟地說:“大學三年,我收獲最大的不是哪些榮譽、證書,而是在追逐目標過程中不斷成長的自己,一直陪伴的師長朋友,在不斷回旋的人與事中感受不悔的人生。”
大運會腳步越來越近,宋巧鈺也向來自世界的客人熱情推介:“成都作為一座有四千多年文明史,兩千三百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魅力,這里可以欣賞川劇變臉、錦繡花燈、民間工藝等傳統藝術,也歡迎大家來成大感受文藝大學的熱情朝氣,拼搏奮進,感受青春激昂大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