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朱永新率隊調研晉中信息學院
4月22日下午,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一行蒞臨晉中信息學院調研指導工作。
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承擔著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作為山西省首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晉中信息學院始終秉持“立足地方、服務產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理念,緊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通過動態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推進國際專業認證、打造一流課程、強化“雙師”教師隊伍、深化產教融合、促進賽教融合等舉措,以堅實穩健的步伐扎實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實施“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是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體制創新。晉中信息學院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探索“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高位推進以全員書院制為載體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謀篇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自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學校站在全員書院制大學的高起點上,積極探索全員書院制建設。...
楊帆若曦,女,山西運城人,2004年生,淬煉國際商學院會計2204班(上河書院)學生。高中時,楊帆若曦因意外導致韌帶撕裂。這次傷害帶給她的不僅是人生之路的改變,更有難以克服的心理恐懼……
梁越,男,山西介休人,1999年1月生,大數據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字媒體技術2309班,(杏花書院)學生。退伍之初的梁越沉默拘謹,對校園里熱鬧自由的一切都感到不適應,歌手大賽成為他開啟自信之路的第一步,“小萍爸”、“劉煉師傅”、新生晚會主持人……通過一個個角色,他終于重拾自信。
師偉嘉,2000年5月出生,山西省臨汾市侯馬人,淬煉·國際商學院財務管理(注冊會計師方向)2102班,太行書院學生。師偉嘉覺得,自己大學最大的收獲就是膽子練大了。經過一次次的鍛煉,她從怯懦的“小透明”最終變為聚光燈下閃耀的“大女主”。
陳濤,男,2002年10月生,內蒙古烏蘭察布人,晉中信息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經管2101班無邊書院學生。中學時的陳濤是一個“三無學生”和邊緣人物。進入大學后,他想要改變,于是抓住一切機會,最終走到了舞臺中央。
王媛媛,女,1999年10月生,山西臨汾人,晉中信息學院動物醫學專業2018級學生,現為山西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研究生。高考后王媛媛被調劑到動物醫學專業,這讓她很自卑,但在信院,她終于發現了自我的價值,喜歡上這個專業,并找到未來的發展之路。
王璽嘉,男,2004年3月生,河北廊坊人,遠景學院遠景2205班(毣谷書院)學生。王璽嘉首次校園廣播時出現了嚴重的播音事故,于是他開始了努力的自我提升之途。兩年后,他成功了!
任泓錚,男,2002年5月生,山西運城人,晉中信息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機制2102班箕城書院學生。任泓錚組織過多次活動,但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去學習、改進,終于慢慢成熟起來。
崔路岳,女,2003年6月生,山西陽泉人,晉中信息學院大數據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據2101班太行書院學生。高考失利,讓崔路岳一度很苦悶,但一次偶然的足球練習,讓她開始了轉變,不僅樹起了自信心,更是讓自己全面提升。
張文燁,女,2003年9月4日出生,山西晉城人,晉中信息學院淬煉商學院財務管理2103班(太行書院)學生。一沒注意,張文燁踏入了“性健康”宣傳服務,這讓她一開始很尷尬。但走出羞澀、尷尬,克服心理障礙后,她才意識到自己到底收獲了什么。
王奕鑫,男,1999年5月生,山西忻州人,食品與環境學院2016級城鄉規劃專業1601班畢業生。王奕鑫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就是不善言談。為了補齊這個短板,他在信院開始了一場演講的“修行”。
學校構建起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四位一體雙院制(四位=完滿教育×通識教育×商科教育×專業教育;一體=信息產業商學院;雙院=書院×學院)”人才培養模式,以社團活動、志愿服務、藝術實踐、競技體育為主要內容的完滿教育,讓學生在豐富多元的實踐、體驗中得到浸潤、改變和成長;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廣泛涉獵人文、藝術、科學知識;以商科教育課程集群與淬煉野戰營訓練相結合的商科教育培養學生企業家思維;專業教育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強化“新工科”建設的思路下,培養學生應用型工程師的專業能力。
作為華北第一所全書院制大學,學校實施“生活在書院、專業在學院”的雙院制育人路徑,依托傳統住宿社區建立十二大書院,是個性多元的場地空間、導師探討和團隊交流的互動空間、格局鮮明的文化空間,構建集環境、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式教育圈層。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在大力推動學科專業建設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培養,持續打造雙體軟件精英產業學院、創意寫作學院、形意拳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名家大師講壇、太古科幻學院、電影評論中心、云端劇本殺學院、素質拓展訓練、淬煉營、國際交流等一系列特色教育平臺,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
雙一流之外的首選大學
華北第一所全員書院制大學
各類權威排行榜穩居山西
民辦高校第一
現有在校生規模
22000余人
12個特色書院
構建全員書院制大學
設有47個本科專業
友好合作單位5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