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試
20.普通類為什么不再區分一本、二本?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合并本科批次,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能夠更好滿足高校、考生及社會發展需要。
從考生的角度考慮,有利于進一步增加考生選擇范圍,引導考生結合個人志向、學科興趣、個性特長,更理性地選擇自己比較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促進考生健康成才成長。
從高中的角度考慮,有利于高中學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升學率”,促進高中學校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確定位,創建校本特色。
從社會的角度考慮,有利于扭轉簡單用錄取批次評價不同類型高校的片面導向,有利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推動高等教育公平發展。
21.新高考志愿填報與改革前有什么不同?
一是志愿單位的變化。改革前以“院校”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即為1個志愿,考生可以選擇該院校6個專業,和是否服從該院校的專業調劑。改革后以“專業(類)+院校”為志愿填報單位,每一個專業和該專業所在的院校即為1個志愿,不會被調劑到未選擇的其他專業。
二是平行志愿數量的變化。改革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段)設置了12個院校志愿。改革后,“專業(類)+院校”分別設置了60個(本科提前批、高職(專科)提前批)和96個(本科批、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總體來看,增加了平行志愿數量。
三是填報要求的變化。改革前,考生按照自己所報考的文史類、理工類科類填報相應的院校志愿。改革后,考生按照自己首選的歷史類、物理類科目填報志愿。由于增加了院校選考科目要求,考生須按照專業對應的選考科目要求填報。
22.志愿填報時,考生選考科目如何對應高校選考要求?
高校依據教育部有關要求,提前2年提出本校招生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應對照高校招生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精準報考。
一是考生的首選科目須符合高校對首選科目的要求。選考歷史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下的院校和專業,選考物理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下的院校和專業。
二是再選科目要求。高校對再選科目的要求分為四種:
(1)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報考;
(2)提出1門再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如某校某專業對化學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選考化學的考生才能報考;
(3)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均須選考的,考生須同時選考這2門科目方可報考。如某校某專業對化學和生物學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同時選考化學和生物學科目的考生才能報考;
(4)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但只需選考其中1門的,考生選考該2門科目中的任意1門即可報考。如某校某專業要求考生選考化學或生物學科目,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只要選考科目中有化學或生物學科目的考生即可報考。
考生可通過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編制的《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在青招生專業目錄》查詢2025年在青招生各院校和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
23.如何查詢考生位次信息、往年錄取情況等參考數據,合理填報志愿?
為方便考生合理填報志愿,青海省教育考試網(https://www.qhjyks.com)將公布2025年考生成績位次信息。志愿填報期間,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將繼續提供志愿填報輔助系統,向考生提供2025年在青招生院校名稱、專業(類)名稱及選科要求,及近年來高校和各專業在青招生的錄取人數、錄取分數、招生計劃、位次等信息。
24.考生填報志愿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考生要認真做好填報志愿的準備工作,仔細閱讀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和《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在青招生專業目錄》,了解有關招生政策和要求。根據自己的成績、志向、體檢結論等,結合招生院校近年來各專業招生錄取最低分及排位情況,科學合理填報志愿。考生應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妥善保管志愿填報等相關密碼,不要委托他人填報,對填報志愿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志愿填報完成后一定要及時保存,并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考生填報志愿時務必仔細閱讀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規定。因未認真閱讀院校招生章程,填報了不符合報考條件的志愿,或未按時間要求提交志愿的,導致不能被錄取的,責任由考生負責。
考生填報志愿須符合所填高校招生計劃類別及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按歷史科目組合編制的招生專業,僅允許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填報;按物理科目組合編制的招生專業,僅允許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填報。
考生填報軍隊、公安、司法、消防、公共安全、定向培養軍士、藝術類、體育類、高水平運動隊、綜合評價招生、高校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民族預科班、普通民族班、定向就業招生計劃,還須符合相應的資格條件。
志愿填報安排在高考成績公布后進行。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登錄指定網站及志愿填報系統完成填報。
25.志愿填報截止后還可以補報志愿嗎?
填報志愿應及時保存,志愿填報截止后,系統將關閉填報功能,不接受補報志愿。因此,考生應合理安排填報時間,盡量避免在臨近截止時間前填報。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高考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高考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聯系方式于老師18500982162。